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各地习俗
陕西
陕西历史文化厚重,其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所以陕西的民俗文化将更有特点。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
在甘肃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包括糯米 、莜面、红枣,和豆类等,是一种非常营养的汤粥。人们相信,腊八粥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使精神焕发、健康强壮。腊八花在甘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装饰品。制作腊八花的材料包括腊八花、芻草、桃枝等等,手艺制作复杂,但腊八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插上腊八花。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祸,给人们增添好运气。
江浙
江浙人通常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熬制腊八粥,使用的食材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有的还会加入茨菰、荸荠、青菜、金针菇等。这种粥不仅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象征丰收和吉祥的传统食品。腊八粥在当地也被视为一种可以馈赠给亲友的美食,以此表达祝福和关心。
北京
老北京人历来对"腊八节"十分重视,把它看成春节即将到来的信号。北京民间曾流传一首民谣:"老太太您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的香浓,是岁月的沉淀,是记忆的珍藏,是家的温暖。来自郎笛妃同学的《过了大寒就是年》,记录了她制作腊八粥的过程。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制作腊八粥的吧。
传承腊八传统文化
分享家的味道
过了腊八就是年
提前祝各位春节快乐啦
- 上一篇:叮!高职学院向你发送了一份日历
- 下一篇:叮!高职学院向你发送了一份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