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长“龙”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
日期:2024-02-08  作者:李馨雨   来源:  浏览量:138

2024·龙行龘龘

 

     又到了一年一度传统的佳节除夕了,熙熙攘攘的街头、热闹的喜庆气氛,姹紫嫣红的灯笼挂满了街道,大家都把期待之情深深地深植在心中。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过年习俗。

 

2024

 

 

 

01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

    "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02

 

腊月二十五—立春

在今年的腊月二十五,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冬去春来,万物苏萌,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立,"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一年四季开始新的更迭。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03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

     “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和“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04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鸡肉,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鸡肉。

 

 

 

05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06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同时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

 

 

 

07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龙年新春喜气扬

红龙飞舞兆吉祥

烟花璀璨照天地

万家灯火映辉煌

如意吉祥满堂彩

新春喜庆乐未央

愿君岁岁皆如意

龙年好运永安康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