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3月19日,人工智能技术系副主任陈亮老师携手素质教师张博雅,针对大数据技术专业2024级三个班级的学生,共同举办了以“学业预警明方向,笃学力行促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此次班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及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正视学业问题,明确个人奋斗方向。
政策解读:明晰学业“警戒线”
班会伊始,陈亮副主任着重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课堂是师生双向互动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表达想法与诉求。他通过分享近年来专业挂科率、延期毕业等数据,深刻阐述了“预警不是否定,而是学院和系部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与有力支持”。陈亮老师还透露,学院将为每位预警学生配备一对一帮扶导师,并建立动态追踪档案,确保学生不再独自面对学业困境,感受到制度背后的温暖与关怀。
案例剖析:破解学业“绊脚石”
随后,素质教师张博雅围绕“拖延症”“伪勤奋”“目标模糊”三类典型学业困境,结合往届学生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他生动展示了一名学生从挂科预警到逆袭成功的成长历程,并分享了实用建议:“每天专注3小时远比无效熬夜更重要”,“小组互助学习能提高80%的知识留存率”。这些建议迅速引发了学生的共鸣。针对游戏成瘾、焦虑情绪等隐性诱因,张博雅老师还积极推介了学校心理咨询预约渠道与学业导师帮扶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业支持。
师生共话:定制成长“导航图”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生们围绕“跨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定”“实习与课程冲突”等问题积极提问,气氛热烈。素质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了清晰明确的解答,消除了学生的困惑。学生们纷纷表示:“原来有这么多资源可以利用,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本次班会后,学院将正式启动“学业护航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学困精准帮扶、课外短课计划、组织模拟考试等一系列举措,持续跟踪预警学生的学业动态,推动“事后干预”向“全程护航”转变,为每位学子的成长之路提供坚实保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从竞赛到健康:大学生高效成长的“3”个关键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