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表
教师姓名 (负责人) | 宋桂娟 | 职称 | 副教授 |
学院 | 高职学院 | 系(部) | 计算机技术系 |
课程名称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I | 课程代码 | [52001CC1BD] |
学时 | 64 | 学分 | 4 |
课程类型 | □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学科基础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其他 | 授课对象 |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 |
二、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软件技术专业专科一年级学生。本课程为第2学期开设,在第1学期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计算机专业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知识较抽象难学,加上专科学生普遍学习需求和学习态度两方面有所欠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当操作遇到困难时,由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充足,加上课后没有充分的复习,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2)掌握数据库的发展简史。
2、思政教学目标
本次课在课程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
掌握数据库的发展简史;
2.教学难点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思政元素
本次课融入的思政元素有5点:
1.民族精神、爱国情怀
2.明确学习目的
3.树立正确学习观
4.数据库产业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5.学史增信和学史力行
(三)教学内容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6个部分,重点为第4、5部分。
第1部分分析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第2部分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
第3部分介绍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始终的项目-图书管理系统。
第4部分介绍数据库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
第5部分介绍数据库发展简史。
第6部分介绍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国内和国外的DBMS。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法、讲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5分钟)【分析教学法】
【思政元素:数据库产业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概念,从常见的网站出发,分析网站的主要功能,引入其中隐含的数据库,引导学生意识到数据库已经应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理解到数据库产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2.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11分钟)【讲授教学法】
包括课程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考核;
【思政元素:明确学习目的】
在介绍课程地位时,通过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对应的就业岗位,让学生明确自己将来的目标,这些目标需要通过3年的努力学习来实现。
3. 介绍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始终的项目-图书管理系统(15分钟)【问题教学法】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业务需求为例,通过问题引入课程项目“图书管理系统”,并指出本课程所起到的作用。结合这个项目,介绍本课程各个章节单元所解决的具体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建立整体认识。
【思政元素:树立正确学习观】
本课程的课程项目是图书管理系统,为什么选择“图书”呢?
选择以下的名人名言来说明书籍的重要性;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命。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书籍是更高等的人类,也是唯一能寄言于未来的人类。——伊·芭·勃朗宁
给学生推荐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通过简单介绍习近平主席的知青经历,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学习,对比现在的生活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介绍数据库基本概念(20分钟)【讲授教学法】
进一步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有关数据库的三个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引导学生考虑数据存放,从而引出什么是数据库。
展开讲解为什么数据库是“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展开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软件。
详细展开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四个部分。
5.数据库的发展简史。(20分钟)【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观看视频:数据库的发展简史。
【思政元素:学史增信和学史力行】
通过学习数据库的发展简史,以科技特别是数据库技术促进发展为面,探讨数据库技术发展变革带来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学史增信和学史力行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和信念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
6.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8分钟)【讲授教学法】
【思政元素:民族精神、爱国情怀】
列举我国自主开发的DBMS,通过研发背景、功能和应用介绍,介绍我国在自主研发的DBMS(如0ceanBase、OpenBase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与当前流行的DBMS(例如Oracle、MySQL和DB2等)的差距。结合近两年美国对中国工业软件打压,促使学生建立“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坚定信念,激发青年学子“努力学习,科技强国”的爱国激情。为我国将来开发出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创造条件。
7.随堂测试(7分钟)【练习教学法】
测试内容:本次课学习的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发展简史部分进行测试,测试题为选择题。
8.本次课内容总结(4分钟)【讲授教学法】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发展史,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重点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六、教学评价
1.测试:利用线上系统进行随堂在线测试,重点是考察本次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当场公布测试结果。
2.课下作业:书写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提交word文档,形式不限。
七、思政教学反思
(一)思政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本次课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如下思政元素:
1.民族精神、爱国情怀
2.明确学习目的
3.树立正确学习观
4.数据库产业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5.学史增信和学史力行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政教学的成效和特色
本次课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做到情景契合、内容融合,巧妙地结合好案例,引导学生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思政教学的改进措施
本次课中数据库发展史,多以理论讲授为主。为提升教学效果,以后考虑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融合的方式。在实践环节由学生查阅相关图片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适当提高实践的用时比重。把数据库发展史的教学融人培养学生的科技强国理想信念和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中。
课程思政的探索道路还需继续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实效性,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手段与目的的融合,对专业主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
教学能力,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均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各章教学内容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比如在教学案例中结合权威的扶贫数据库、基建数据库等,用数据说话,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不畏困难、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八、教学资源拓展
1当前DBMS市场份额:https://db-engines.com/en/ranking
2常见国内数据库管理系统:https://www.modb.pro/db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