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历史精神、筑牢学生安全防线,我院于2025年秋季开学季,以“思想引领+安全守护”为核心,组织全体辅导员通过班会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以史铸魂守初心,以行护安助成长”的“开学第一课”。
课上同学们深入学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大学生反诈骗》两大内容,一边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一边在现实中筑牢安全防线,为大家的新学期成长注入“双保险”。
一、回望抗战征程:
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家国力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围绕这一核心主题,素质老师们以“时间轴”为线索,为同学们铺展开14年抗战的壮阔画卷: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屈辱开端,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抗争起点;从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的血泪记忆,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的胜利曙光,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让大家深刻感知“民族独立”的来之不易。
二、聚焦反诈现实:
用真实案例筑牢安全“防火墙”
“诈骗离我们有多近?数据会告诉你答案!”2024-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诈立案数增长37%,人均损失达18642元,00后受害者平均年龄22岁(最小仅17岁)——这与学院学生年龄高度重合,直接打破了“诈骗离我很远”的侥幸心理。
结合大学生高频受骗场景,老师们拆解了四类“陷阱”的真面目:
● 假客服退款:
以“双倍理赔”为诱饵,诱导扫码填信息,平均损失6300元;
● 冒充公检法:
谎称“涉嫌洗钱”制造恐慌,逼迫转账至“安全账户”,平均损失高达52000元;
● 刷单兼职:
以“日赚斗金”吸引,先小额返利获信任,再设“垫付陷阱”,甚至让人沦为“两卡工具人”;
● 注销校园贷:
以“影响征信”恐吓,诱导从网贷平台借款转账,平均损失41500元。
本次开学第一课,既是一次“历史精神的传承”,也是一次“安全技能的充电”——通过素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大家不仅补足了抗战历史知识、掌握了反诈实用技能,更读懂了“铭记历史”与“守护当下”的内在联系,实现了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双向赋能”。
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思想引领+安全守护”的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与形式,让历史精神融入成长日常,让安全意识扎根学生心中,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大家在新学期乃至更长的人生道路上,既心怀家国、坚定初心,又能安全前行、稳步成长。